4月24日,图书馆传统魅力品牌——第四十四期真人图书馆活动在三楼学术报告厅成功举行。作为学校系列文化讲座之一,图书馆邀请了吉林大学匡亚明学者特聘教授、中国词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华诗教学会理事马大勇担纲“真人书”,以《书要怎样读:以金庸小说为例》为题给现场的读者带来一场精彩报告。

马大勇教授从读书入手,切入讲题,与师生读者分享了他阅读研究金庸小说的所思所感。他强调,书要泛读,尤要精读,通过泛读可以开拓我们的知识面和眼界,更好地去体会人生,而精读则需要把薄书读厚,把厚书读薄,从无字句处读书,带着思考去读书。马教授从“金庸诺奖之问——兼说侠文化的独特性”、“金庸小说中的悬疑与破绽”、“小说家与上帝:创作心态的漂移变更”等三个方面向在场师生展示了金庸文学的独特魅力。通过列举金庸小说中的代表人物、典型事例及精彩细节,马教授深入阐述了金庸小说的历史情怀与文化品质,探析了金庸小说的哲学意蕴及研究举隅。他认为金庸小说是“中国文化入门级的百科全书”,蕴含着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其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正是“侠文化”,“侠”属于中国文化的独特范畴,是一种行为、一种精神,更是一种气质。虽然全世界的文化中都有“侠现象”出现,但是“侠文化”却仅为中国所有。

在互动环节中,师生读者们积极提问,马大勇教授就金庸小说与现实之间的关系问题与读者进行了深入浅出地探讨,并提出要通过不同层面、以多维度的格局来看待世界。讲座最后,张文娟馆长向马教授赠送了第四十四期“真人图书馆”活动纪念海报,并邀请其在海报上签名留念。
马教授的精彩报告让在场的师生读者领略中国文化的精神脉络、中国哲学的高远品格、中国历史的悲悯情怀、中国文学的经典谱系,为师生读者阅读金庸小说打开了多维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