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随笔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文化 > 校园生活 > 校园随笔 > 正文

“当仁不让”未必不可

《论语》中有一段关于“仁”的论述。孔子说:“当仁,不让于师。”而何为“仁”呢?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曰:“恭、宽、信、敏、惠。”孔子的意思就是:只要能够在天下实施谦恭、宽厚、诚信、敏捷、施惠五种品德,就是仁了。“仁”发自内心,这五种品德就是“仁”的外在体现。

在这里,孔子把实现“仁德”放在了第一位,把“仁德”作为衡量一切是非善恶的最高准则。只要把维护“仁”作为个人行为的最高准则,只要是符合上面五种仁的表现,就不管是朋友、同事,甚至是长辈、老师都不必谦让。在实际与人交往中,当仁不让,是恪守和维护“仁德”的体现,也是获得自己正当利益所必须做到的。这种春秋战国时代推崇的竞争是宽宏大度、自信自强、公平的竞争,在该争的时候,是不必谦让的。虽说礼尚辞让,但在为仁这样的事上,则要勇往直前,无所辞让,即使在老师面前也一样。

可是还有一点值得一提,这种“当仁不让”的思想在封建时代前期是被当做理所当然的事情,在后来的谦恭礼让的传统下,似乎变得不为人们所推崇了。只是在近代西方文明进入中国后,再一次被唤起。我们清楚地看到,过分地谦让会让你显得虚伪。

历史上“何为复让”的故事,讲的就是当仁不让的道理。

晋人王述被调任尚书令,朝廷的任命令一到,王述就即刻赴任。王述的儿子得知后,对父亲说:“您应该谦让一下,把职位让给杜许吧。”王述反问儿子:“你说我能胜任这个职务吗?”儿子回答:“您非常合适,但是能谦让一下总还是好些吧,至少在礼俗上也应该谦让一下呀!”王述摇着头,不无感慨地说:“你既然认为我能够胜任尚书令一职,为什么又要我谦让呢?别人都说你将来会胜过我,我看你到底还是不如我啊!”王述本是个“安贫守约,不求闻达,性沉静”的人,但在国家需要自己承担重任时,却勇当不让,他并不是追逐名利,而是一种责任感和自信的表现,因而在历史上一直被人们所称道。信的表现,因而在历史上一直被人们所称道。

新官上任,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有许多烦琐的礼节。王述当上了尚书令,儿子希望他从名士荣誉的角度出发,将职位假意谦让出去,以获取更高的声誉,想法是对的,但是结果可能未必会很好。如果上级以温婉言辞嘉许,自然对王述有好处,但是如果真的改为任命他人,那王述只有后悔莫及了。王述在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选择直来直去的方法,是应该肯定的。在管理组织的不同部门中,礼节各有不同,如果都要去谦让,只能降低系统的整合程度和行政处理的效率。好的职位是经过艰苦的竞争取得的,当然不能随意让出,而且在新官上任之后,更应该拿出“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气势。一旦不能在上任伊始树立自己的威信,以后的工作肯定是磕磕绊绊,成效大打折扣。当然,除非特殊时期,必要的礼节是应该遵守的,但是必要的礼节不包括谦让职位,而且过多的谦让只能表现出矫情的一面,并不能给当事者带来什么益处。

要做到“当仁不让”,首先要修养身心,而且要有明辨是非的洞察力,是“仁”则为之而不须让,不“仁”则拒而不沾;其次,还需要保持旺盛的进取心,是“仁”则孜孜以求,锲而不舍。“当仁不让”,表现在工作上就是要不分分内分外的工作,都要竭尽全力地做好,对不属于自己的则不作非分之想。修养是“仁”的前提,“仁”又是言行举止的前提,要在现实生活中学会运用中庸思想,与人交往中将“仁”用最佳的方式表达出来,那么,人际关系也会达到最佳的境界。

而有“仁”之后,重心就要放到“不让”之上了。“谦让”并不是一味讲退让、忍让,在道德信条中,“谦让”是指在名利、权位上的让,谓之“君子不争”。而在原则问题上,在展露自己才华的场所,在寻求进入优秀的人才圈子时,高明的人就会推崇“当仁不让”。生活中的“当仁不让”就是在该争取的场合就别想着迁就他人,要积极努力地争取,否则难免会平白地丢弃了自我发展、建功晋升的机会。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为自己的利益考虑,都在追求工作晋升时获得更多的利益,所以在关键时刻更不可老实退缩,而应主动请缨、当仁不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