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刑事科学技术学院召开学习贯彻学校第三次科研工作会议精神主题推进会。会议由刑事科学技术学院院长王相臣教授主持,全体党政联席会成员参加。

刑事科学技术学院党总支书记吕晓森教授领读了学校第三次科研工作会议相关材料,并组织全体参会成员展开讨论。

参会成员一致表示,陈东升书记《在学校第三次科研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围绕“根脉与灵魂:历史启示我们什么”“挑战与要求:现实告诉我们什么”“守正与创新:未来我们干什么”三个方面,对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科研工作进行了深入动员、作出了全面部署。带领全校师生在寻根溯源中坚定初心使命,清醒的认识到每一次“冲击”带给我们的挑战,坚定了全校师生直面挑战、迎难而上的信念。王册院长在学校《科研工作报告》中从“推动学校事业发展迫切需要科研工作能够提供更大支撑,落实科技兴警战略迫切需要科研工作主动作为,融入平安中国建设迫切需要科研工作展示警院担当”三个方面分析了学校科研工作面临的形势,从“坚持党的领导,夯实队伍建设,加强平台建设,培育优质成果,推动成果转化,改进评价体系,做好服务保障”等七个方面提出了新时期学校科研工作的主要任务与工作重点。

参会成员一致认为,本次科研工作会议意义重大,唱响了刑事科学技术学院科研工作融入新时代、对接新范式、践行新举措的动员令、冲锋号!二级学院领导班子要进一步统一思想、端正态度,高度重视学校科研工作会议的指导意义,充分领会学校党委在贯彻落实公安部党委科技兴警的决策部署,坚持聚焦智慧公安建设,大力实施有组织科研,全面推动学校科研工作方面转型升级的决心。二级学院要主动受领任务,对学校科研工作方案提出的发展目标和四大项主要任务、16项研究攻关项目进行分解,进一步明确科研工作努力方向和攻关重点,进一步团结带领二级学院全体师生为全面完成学校各阶段工作安排而努力奋斗。
会议形成共识:第一、拥抱新时代,投身新实践。传统不代表落后,传统一样大有作为,前提是一定要拥抱数字时代。传统刑事科学技术要拥抱数字时代,每名同志必须主动投身到绘制“数字新刑技,智慧新刑技”这张蓝图的伟大实践中。第二、把握新范式,推动新发展。科学研究的范式已经发展到“人工智能范式”即“第五范式”,传统刑事科学技术如何紧跟时代,关乎刑事科学技术的未来发展问题。我们必须保持战略定力,自信自立、久久为功,重点开展与大数据应用和人工智能紧密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确保学校“最工科”的技术特色在全面拥抱数字时代时有坚实的理论支撑,使科研工作行稳致远,为今后人工智能技术全面应用奠定基础。第三、推出新举措,搭建新平台。充分发挥科研平台牵引作用,在现有的省部级实验室科研平台基础上,组建若干学术研究团队,构建“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平台+科研中心+学术研究团队”模式,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传统专业发展的重要引擎。用实际举措落实学校科研工作会议精神。
会议要求,各专业方向、教研室、学管部门要迅速发动,组织全体师生对科研工作精神进行学习讨论,充分领会要旨,进一步统一认识,强化理解,明确把科研工作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科研发展作为一流学科建设、“建大”“申博”工作和建设“特色鲜明、国内领先、世界前列的一流警察大学”的支撑,突出科研建校、科研立校、科研兴院的指导思想。全体教师要充分结合自身专业背景和技术优势,在学校科研工作方案指导下,有破有立,积极“识变”、稳妥“应变”、主动“求变”,敢于走出科研的舒适圈,将自身融入学校的科研总体路线中,合理规划个人科研方向,对标对表学校科研工作会议总体要求,形成合力。
会议强调,刑事科学技术专业作为历史积淀最深厚、历史优势最大和面临挑战最艰险的队伍,必须弘扬科学家精神、工匠精神和“三文、三刘”老一代刑事技术人精神,在转型升级的大潮中有所作为。我们将以科研兴校为使命,再次承担起主力军的作用,用实际行动助力学校科研工作稳步提升。
随后,刑事科学技术学院各专业方向、教研室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了学习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