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网校园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校园快讯 > 外网校园快讯 > 正文

书画类文物鉴定专家冯朝辉教授做客第四十二期真人图书馆

11月2日晚,图书馆传统魅力品牌——第四十二期真人图书馆活动在三楼学术报告厅成功举行。本次活动由图书馆主办、刑事科学技术大队及书画苑协办,特邀请沈阳市政协委员、书画类文物鉴定专家、鲁迅美术学院冯朝辉教授担纲“真人书”,他运用中国画中的哲学思维与思辨逻辑,为学校师生读者带来一场题为《传统中国画的文化积淀与审美》的精彩讲座,和我们一起赏繁花似锦、品国画意象、看万里江山。

讲座伊始,冯朝辉教授向师生读者们简要介绍了书画鉴赏以及文物鉴定的常识,并提问:什么是中国画?以此入题,冯教授与我们分享了他所收藏的齐白石、八大山人、吴昌硕等中国名家的书画作品,带我们领略中国画的古典魅力和山水之美。基于此,冯朝辉教授与读者们进行了中国画“真假双胞胎”的辨别与探讨,他指出绘画的问题从来就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其一,中国画是对生命之“道”的研究和表现;其二,绘画是文化的综合折射;其三,要进行人格的陶养,即先学作人再学作画。上述三点构成了中国画的深度,于是中国画注重内在心灵表达,强调精神与格调、意境与境界。在互动探讨中,冯教授还向回答问题的读者赠送了签名书。

讲座中,冯朝辉教授系统阐述了中国画的发展历史与变革,他指出,中国笔墨是由中国哲学派生出的心灵艺术,即从符号到形象,从形象再到意象。中国绘画审美从儒家美学强调道德高尚的人格之美,到道家美学追求自然逍遥的无为而无不为之美,再到禅宗美学主张的看空和顿悟之美,是一个哲学思考上升的过程。冯教授通过对中国文化以及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讲解,向我们展示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美学核心,即重内美。审美是一种修养与品格,更需要文化的积淀。冯教授反复强调文化对画家成长与创作的重要性,中国画家在传统儒释道哲学思想的影响下更注重读书、养慧、守静,因而中国画便具有了正气、静气与书卷气。同时冯教授从三个方面入手,让我们感知与品味中国画作品中的“势”、“韵”、“性”。即多赏优秀中国作品以观其“势”;多品中国诗词以感其“韵”;常研中国禅宗以品其“性”。

在互动环节中,师生读者们积极提问,冯朝辉老师就“守静”与读者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探讨。讲座最后,张文娟馆长向冯朝辉教授赠送了第四十二期“真人图书馆”活动纪念海报,并邀请其在海报上签名留念。

冯朝辉教授的讲座极具感染力和艺术性,让读者通过真人图书馆的活动“阅读”到了他的文化底蕴和厚积学识。他倡导,我们要多读书、有胸怀、心存高远、内心恬静,在不断提升文化认知和人文关怀的过程中,寻找自己的艺术方向和审美取向,让文化陶冶成为一种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