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网校园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校园快讯 > 外网校园快讯 > 正文

我校召开首批微专业、特长人才培养实验班工作座谈会

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入推进首批微专业、特长人才培养实验班建设工作,7月18日上午,学校组织召开首批微专业、特长人才培养实验班工作座谈会。学校党委委员、副院长于群,党委委员关纯兴,教务长魏晓光出席会议。刑事科学技术学院、公安信息技术与情报学院、禁毒与治安学院、经济犯罪侦查学院、警察技能战术训练部等首批微专业和特长人才培养实验班建设单位相关负责人、教务处负责人及相关岗位人员参加会议。座谈会由于群副院长主持。

会上,微专业、特长人才培养班负责人和所属教学单位负责人分别介绍了微专业和特长人才培养实验班成立以来,在“理实一体化”课程建设实施、“专任教师+实战教官”的教学团队建设、“学术+实战”的教学组织形式、“班主任+学业导师”的学生管理模式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效,深入分析了目前的问题和不足,就下一步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意见建议。

魏晓光教务长在发言中充分肯定了微专业和特长人才培养实验班成立以来所取得的成绩,希望承建单位进一步总结经验、弥补短板,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成效。

于群副院长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微专业和特长人才培养实验班虽然成立仅有一个学期,但是在拔尖创新型警务人才培养方面的探索和实践是卓有成效的。他强调,开办微专业和特长人才培养实验班,是学校贯彻落实《公安部 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公安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重要举措;是学校优化专业结构布局、拓展公安专业人才培养增长点的探索实践。微专业和特长人才培养实验班既是对“教学研练战”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性发展,又是对公安专业人才培养特区的创造性开发。他希望微专业和特长人才培养实验班在后续的工作中,一是要坚持选优培优。明确微专业、特长人才培养实验班标准定位,要探索建立淘汰机制,把项目做精做强。二是要坚持教学内容的高阶性、挑战性。微专业和特长人才培养实验班课程教学既不能是专业课程的先修,更不能是教学内容的重复设置,要对课程内容进行设计和优化。三是要坚持管理体制和教学模式创新。健全工作专班,落实主体责任,用足用好建设经费,开展教学模式多样化、教学团队多元化探索。四是要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要发挥教务管理系统的信息处理能力,进一步提高信息化使用效果,及时开展培养质量跟踪评价,创新学生成长成才方式方法,提高学生获得感、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