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网校园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校园快讯 > 外网校园快讯 > 正文

著名作家王开岭做客第五十二期真人图书馆

4月22日晚,图书馆传统魅力品牌——真人图书馆第五十二期活动在三楼学术报告厅成功举行。本期活动邀请著名作家、媒体人王开岭担纲“真人书”,他通过揭示读书对于重塑审美感知、培育独立人格的核心价值,为我校师生读者带来了一场主题为《精神明亮的人——关于读书、审美和精神成长》的精彩讲座,带领读者于哲学思辨与文学审美之间,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时代的精神坚守与成长路径。

学校党委委员、禁毒与治安学院院长关纯兴,北方出版传媒(集团)公司副总经理、万卷出版公司社长兼总编辑王维良,辽宁出版集团副总编辑、辽宁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张洪,万卷出版公司副社长韩师征,辽宁辽版图书发行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大勇出席讲座。

讲座开始,王开岭老师以“人为什么要读书”这一经典命题切入,通过解析梭罗在《瓦尔登湖》中“吃过的饭化作血肉”之喻,指出书籍是人类随身携带的精神庇护所,读过的书籍也会逐渐融入我们的骨髓,塑造我们的气质与灵魂,深刻阐释了读书对精神成长的本质意义,揭示了知识内化与精神成长的内在逻辑。王老师结合其担任央视社会新闻节目《看见》制作人的经历,与现场读者分享了关于文学、阅读及写作的经验,他聚焦于审美价值,从“良知”与“审美”的双重维度出发,提出审美的本质在于对生活的热爱,审美能力本质上是感知幸福、创造幸福的能力,审美实践需以人文关怀为精神内核,在日常生活中应注重捕捉触动心灵的瞬间,通过审美体验提升内心的光线,做一个精神明亮的人。基于此,王老师提出了“人格审美” 理念,他强调在人工智能时代,个体更需以信仰为精神基石,追求精神层面的自我认同,并将这种内在的价值坚守延伸至职业领域,以信仰支撑职业追求,让人格在精神信念与实践坚守中实现审美升华。

在互动环节中,师生读者们积极提问,王开岭老师结合刑警学院的专业特色,就如何保持人的情怀、温度与人性,怎样通过读书汲取信仰力量,未来在执法实践中平衡法与情的关系问题等与读者进行了探讨,并分享了自己的见解与经验。

讲座最后,李旭副馆长向王开岭老师赠送了第五十二期“真人图书馆”活动纪念海报,并邀请其在海报上签名留念。

王开岭老师的精彩报告贯穿理性精神、回应时代关切,与现场师生读者共赴一场关于阅读、写作、人生与理想的深度对话,从人文精神的坚守到职业价值的思辨,从审美能力的培养到心灵温度的守护,在精神成长中共同蓄积直面生活的热望和拥抱世界的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