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网学院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院要闻 > 外网学院要闻 > 正文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2023年十大新闻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学校建设发展的关键之年。一年来,在公安部党委正确领导下,在辽宁省委省政府和沈阳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下,学校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公安工作重要论述精神,牢牢聚焦公安工作现代化对公安教育战略需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建校75周年为新起点,守正创新、强基固本,奋力推动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对标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公安部党委工作要求,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高质量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取得扎实成效。持续强化理论武装,举办专题读书班、领导干部政治轮训班(党支部书记示范培训班),讲授专题党课,举办辅导讲座,开展党日活动,切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进一步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聚焦事关学校发展大局和师生急难愁盼的关键性问题,围绕人才队伍建设、内部治理改革等课题,形成“9+X”调研报告,明确114条对策措施,分类推进、加速实现成果转化运用。坚持目标引领、问题导向,有力推动问题检视整改,5方面整治整改任务全部按期销号。靶向施策、标本兼治,把建章立制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制定修订39项制度,覆盖学校中心工作、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动主题教育成果持续巩固、长效长治,在意识形态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等各项工作中取得积极成果。

二、庆祝建校75周年

以建校75周年为契机,召开公安院校学科专业建设研讨会(交流会),与全国同仁共商公安学科专业发展大计,引领公安学科专业发展。集中举办毕业生质量调研座谈会、学术讲座、师生文艺展演、校园开放日、优秀校友先进事迹报告会等系列学术文化活动,有效搭建了学术交流合作“新平台”、教学科研成果“新展台”、校园文化活动“新舞台”,相关活动引发广大校友热烈互动,得到人民公安报、中国警察网、辽宁日报、沈阳日报等媒体广泛报道,切实提升了学校学术引领力和社会影响力。庆祝建校75周年活动,全面回顾了警院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警铸剑的光辉历程,进一步凝练积淀了“忠诚本色、刑警底色、技术特色”的优势特征,有效激发了全校师生、广大校友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豪情壮志,为学校立足新时代、奋进新征程,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奠定了坚实基础、积聚了发展动能。

三、承办全球公共安全合作论坛(连云港)2023年大会法庭科学分论坛

以“面向未来:法庭科学理论发展与技术演进”为主题,承办全球公共安全合作论坛(连云港)2023年大会法庭科学分论坛,18个国家和地区30名国(境)外来宾和118名国内专家应邀参会。论坛发出《法庭科学国际合作共同行动倡议》,为推动全球公共安全合作和我国法庭科学创新升级作出积极贡献。组建工作组赴南非交流访问,与南非警察总局人力资源发展局举行工作会谈,深入调研、充分了解南非警察教育培训实际情况和现实需求。重启外警线下培训,承担20期外警培训,为41个国家培养451名警务执法人才,培训体量列全国公安院校之首。10名2023级警务硕士留学生来校报到,2019级学生毕业论文答辩和学位授予顺利完成。完成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备案中心绩效考核,“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全球刑事犯罪研究中心”实体化建设加速推进。推进学校外事资源优化整合,国际警务交流中心全面改造升级,为国际交流提质增效强基础、建平台。

四、召开第三次科研工作会议

学校第三次科研工作会议胜利召开,从历史、现实、未来三个维度,对学校科研工作进行全面总结、系统梳理,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抓好学校科研工作的重大意义、紧迫形势和主要任务。会议表彰了“科技英才、科技标兵、科技先进个人”,制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工作的意见》《2023-2025年公安科技攻关三年行动方案》,以实际行动奏响“科技兴警、科研强校”主旋律。全面整合学校公安技术学科、人才和科研资源,组建公安技术研究中心,为巩固公安技术特色优势地位搭建新平台。深化有组织科研,编制重点攻关指南,开展揭榜挂帅项目,持续推进首批公安学科基础理论研究创新计划3个项目、24项课题研究。加强高层次、跨学科科研团队建设,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公安部各类科研项目13项,省科技厅、教育厅科研项目23项。在全国公安机关刑事技术实验室能力验证考核中,物证鉴定中心13个鉴定项目结果均为“满意”。坚持专业化道路、强化战略性谋划,推动产出一系列高水平标志性智库成果。

五、学科建设和研究生培养质效进一步提升

制定印发《关于加强学科专业建设的实施意见》。狠抓学科外延拓展,以交叉学科设置为契机,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在公安学一级学科下增设国家安全治理学科方向,在公安技术一级学科下增设国家安全技术学科方向,并于2024年开始招生。启动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申报工作。深化学科内涵建设,持续开展学科标志性成果认定和奖补工作,扎实开展辽宁省“双一流”建设和绩效考核工作,公安技术学科在辽宁省“双一流”周期绩效考核评价中获得“良好”等级,本年度获批省专项建设经费873万元。进一步深化与部经侦局、刑侦局、禁毒局、网安局、反恐局联合培养警务硕士研究生工作,不断改善生源质量和生源结构。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发布2023版研究生培养方案,进一步完善了课程体系设置和培养环节考核。建立和完善课程建设制度机制,在精品课程、在线示范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案例库建设、教材建设等方面重点发力,首次为省部级精品课程、教材、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予以经费配套支持。进一步完善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项目制度,扩大研究生创新能力计划支持覆盖面,重点项目达10项、一般项目70项。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的数量和水平持续提升,参加各类学科竞赛项目30余项,获奖学生90余人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成效逐渐凸显。

六、本科教育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

服务公安工作急需,增设国际刑警与警务联络、数据警务技术、安全防范工程等3个专业方向。增设经济犯罪侦查技术教研室,以点带面、探索推动数据警务新形势下专业发展新路径。网络安全与执法等2个专业虚拟教研室入选首批省普通高校示范性虚拟教研室,公安情报学等5个专业教研室入选首批省高校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名单。推进2023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工作,全面启动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迎评促建工作。大力实施教材更新工程,拟定首批15种教材选题计划。推动“金课建设”,3门课程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成4门在线开放课程,在中国大学慕课云平台开课13门次。引入教学质量监控系统,提高质量监控保障规范性和可操作性。部署运行本科教学成果一体化管理平台,实现专业、课程、教研成果数据化、可视化。全面加强教学研究,获批省部级项目课题23项。各类竞赛捷报频传,在物理、数学、英语等省级以上竞赛中获奖100余项。获批10项大学生创新训练国家级项目,在省“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获主赛道金奖1项、产业赛道金奖1项。深化学生管理体制改革,学生及学管干部划归二级学院,职能部门与二级学院统分结合、各司其职,学业指导与日常管理集成效应日益凸显。

七、民警培训品牌效应进一步增强

以刑事技术培训中心投入使用为驱动,做精高端培训、做强警种培训、做实基础培训。全年举办各类培训班60期,培训学员6000余人次。高层次培训比重进一步提升,承办7期公安部调训,公安部新警主题教育政治培训班、全国禁毒部门干部培训班等重点班次影响广泛、成效显著。自主岗位培训资源向实战亟需领域倾斜,举办2期打击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业务培训班、全国首期幼犬培训专业技术培训班,产生良好示范效应。推动“公安技术在云端”由设想转为现实,举办线上公益公安应用技术研修班,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机关民警、24所公安院校相关专业教师近2000人参加培训,为“大抓基层、大抓基础”进行新探索、作出新贡献。

八、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优化

启动设立高端人才工作室,通过借助国家战略科学家丰富的学术资源、高超的学科领军才能和广泛的业内影响力,推动相关领域高层次人才、高水平团队和高质量成果不断涌现。打造“一室五队”人才队伍培养体系和发展阶梯,制定修订学校《专家工作室管理办法》等制度,以制度性措施推动实现人才队伍全过程培育管理、全方位激励保障。制定《银龄教师返聘管理办法(试行)》,用好用足老专家、老教师资源优势,在传帮带中推动人才队伍结构优化、能力升级。修订《引进博士和教职工攻读博士学位资助管理办法》,大力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有序开展第四轮岗位设置与聘用工作,实现人岗相符、人尽其才。教师实践锻炼、人才(团队)选拔推荐等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人获评公安部教学名师,3人获评辽宁省本科教学名师,4人获评辽宁省优秀教师,1人入选“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个集体获评辽宁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九、校局校校合作体系进一步深化

与公安部禁毒情报技术中心签署合作协议,深入推进与公安部经侦局、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公安部鉴定中心等的合作,与青岛市公安局、承德市公安局、德州市公安局等公安机关开展协同育人,逐步构建起多层级、立体化校局合作体系,通过与公安实战同频共振、同题共答,把实战化要求、战斗力标准贯彻到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全方位、各环节。扎实推进“全国警用种犬培育基地”建设,启动“反恐用犬训练(实验)中心”建设,与地方有关警种及铁路公安多个实战单位签署合作协议,为反恐用犬提供实战应用和科研创新平台。与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开展战略合作,锚定大目标、瞄准大舞台、力争大成果,为学校学科专业建设、公安科技创新等工作注入新动力。牵头组建区域性发展联盟——“驻沈高校反诈联盟”,有力展现部属公安院校的专业优势和责任担当。

十、学校“三区一基地”格局良性运行

蒲河校区正式投入使用,白山路校区改造有序推进,相关教学单位师生分别进驻,学校“三区一基地”运行格局正式形成。科学制定《校区功能规划方案》,统筹校区功能定位和资源配置,设置蒲河校区、白山路校区管理委员会,专职专责承担校区综合管理职能,多校区运行逐渐步入正轨、不断提质增效,与大学职能相匹配的办学资源保障体系在大胆探索、稳妥推动中加速形成。加快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进度力度,共建幸福警院。塔湾校区实验鉴定中心主体结构完成施工。图书馆服务“一校三馆”顺利联动,蒲河校区美育中心建设基本完成。加强信息化建设,在省内率先大规模部署全光网络,三校区实现“两个互联互通、一个统一认证”。新增11个线上便捷办理流程,实现“一键通办”。探索刑事技术培训中心经营管理改革新路,打造内外结合、专兼结合团队,严格落实成本核算,为学校大后勤服务规范管理、绩效管理提供了“新范本”。建立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全面开展资产清查。充分发挥审计工作在学校治理和经济运行中“稳压器”作用,高标准完成13项审计整改专项任务。